2019年12月1日,中國書畫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翰墨儒林:第二屆全國教授書畫作品展在山東省文化館正式開幕,書畫作品將于12月1日至5日在山東省文化館展出。本次書畫展由中國文藝理論學會、中華美學學會和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共同主辦,山東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承辦。來自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南民族大學、黑龍江大學、揚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80多名學者參加會議。開幕式由文學院楊存昌教授主持,山東師范大學校長曾慶良到會并致辭。
開幕式于上午9時正式開始,曾慶良校長首先向到場領導和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山東師范大學和文學院的悠長文脈,認為本次書畫展的舉行對學校濃厚文化氛圍的營造、全校師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將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政府原秘書長、山東省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蒿峰,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趙憲章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原黨委書記蔣述卓教授,中南民族大學彭修銀教授,黑龍江大學馬漢廣教授分別在書畫展開幕式上致辭。

曾慶良校長致辭

楊存昌教授主持開幕式


趙憲章教授致辭

蔣述卓教授致辭

彭修銀教授致辭

馬漢廣教授致辭

別具一格的簽到形式
開幕式最后,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孫書文教授致答謝辭。孫書文院長指出,全國教授書畫展意義不僅僅在于這個創意是此前所沒有的,更在于這個創意有著極大的價值、極高的哲學趣味,這一創意將成為中國當代文藝學、美學學者與當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從歷史層面上說,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傳統文人精神的賡續;從當代層面上說,這是對何為文人、何為知識分子的形象的回答。同時,孫院長對提供舉辦教授書畫展創意的前輩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對中國文藝理論學會、中華美學學會能把此次機會給予山東師大文學院表示衷心感謝。

孫書文教授致答謝辭
下午2時,在孫書文院長和楊存昌教授的陪同下,各位領導、教授一同參觀了位于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學三樓的書法實驗室。陳長書教授和田源老師對書法實驗室和智慧教室的設備情況進行一一介紹,各位學者對此展示出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互動,并親自動手實踐,現場氣氛活躍。

學者們在書法實驗室進行體驗

學者進行書寫體驗

學者們參觀智慧教室
下午2時30分,中國書畫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師范大學千佛山校區文化樓四層報告廳舉行。文學院教授周均平、孫書文分別主持兩個階段的研討會議,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彭修銀、黑龍江大學教授馬漢廣分別擔任兩場發言的評議人。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上半場,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明對傅抱石的山水畫進行詳細闡述,并提出一個重要發現,即除了通常所認為的傅抱石作品具有大氣磅礴、擅于寫意等特點外,五六十年代的傅抱石書畫還有學習蘇聯寫實主義風格的一面。南京大學教授趙憲章作《書藝圖像:文學圖像論之中國問題》的發言,他指出,書寫本身作為“識圖”,之所以成為觀看的藝術,就在于它與“形圖”之間那種若明若暗的微妙關系。揭示這一關系,對其進行深度學理闡發,應當是文學圖像論之重要的中國問題。貴州師范大學唐善林教授發言題為《“情感生命”與“心靈自我”——宗白華與鄧以蟄書法美學思想之比較》,他認為,宗白華與鄧以蟄以“情感生命”和“心靈自我”為藝術本體的書法美學思想是“南宗北鄧”這一提法在書法領域得以成立的明證,但要全面公正地評價這一提法,還須進一步從繪畫、詩歌、音樂、戲劇和雕塑等藝術領域對他們的美學思想進行比較研究。山西大學教授臧新明在發言中指出,傳統繪畫之筆墨是表現為體用合一的人文特性,指向“道”之德性的呈現和社會性人格的完善,與現實社會和生活構成了互動的、引領性的導向關系,從而為現世中的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提供范型和理想。
研討會下半場,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魯慶中作題為《論漢字身體的生成及其終結》的發言。魯教授認為,從生成論的視域下觀照,漢字也是精神充盈的鮮活的生命形態,也有其生命內在陰陽二元精神融突消長的衍化歷程。儒道兩家兩種精神不同的構成形態,生成為中國文化的不同性格面向,也造就著漢字身體的不同形象。江西師范大學教授詹冬華發言主題為《技道雙修與書法的形式創新》,他認為,只有技道雙修,才能從根本上推進書法形式的新變,使之在賡續書法經典傳統的同時煥發出當代美學精神的異彩。除上述外,浙江大學教授張節末、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柳濤等幾位學者也分別發言。發言主題涉及書與畫的形式研究、書法的隸變與意義,以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畫藝術論等,角度新穎,頗具啟示意義。
在會議自由討論環節,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夏之放教授對中國書法藝術進行了充分肯定,建議與會者為大力弘揚書法文化貢獻力量。隨后,河北大學李國華教授、山東藝術學院田川流教授、江南大學趙建軍教授、江蘇警官大學高筱媛副教授等學者相繼發言,現場討論熱烈。

夏之放教授發言中

李國華教授發言中

田川流教授發言中
閉幕式由文學院楊守森教授主持,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蔣述卓教授作會議總結。蔣教授認為,此次書畫展相比于上一屆,人員規模擴大、影響力增加,書畫作品質量總體提高,顯示出光明的發展前景。蔣教授認為,書畫創作在于意趣、意味,教授書畫是一個學者學養水平的體現,也展示著個人的審美取向、審美趣味和審美個性。眾多學者對教授書畫的討論和界定預示著教授書畫發展的路向將日漸清晰。最后,以此大會為契機,蔣教授希望學者們在用理論進行書畫研究這一方面能有所突破。

楊守森教授主持閉幕式
本屆全國教授書畫作品展和中國書畫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六十余名教授的二百余件作品和四十余篇論文,不僅充分展現了全國高校教授的書畫創作風采,也展示了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對于書畫美學的深入思考和剖析,在賡續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培育純正的人格素質等方面表現出重要價值。

品評書法作品

參觀書法展

書法展覽掠影

部分學者合影
【撰稿:曹麗、尚曉暉;攝影:張夢瑩、高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