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榮幸能和各位一起分享我的成長經歷。我叫呂曉磊,是齊魯工業大學的一名老師,同時還是中國殘疾人乒乓球隊的教練,我和各位一樣,有著正常的人生軌跡,但不一樣的是六歲那年一次事故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
小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頑皮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那是1989年的一個傍晚,我和幾個伙伴出去玩,商量著去看電影,到電影院后時間還早,看到墻并不是很高,就想爬上去玩一會。當時墻上有一臺一萬伏的高壓變壓器,我們毫不知情,就這樣我爬了上去,不幸發生了,一聲巨響后我什么都不知道了。當我再次醒來,已經是三天以后在醫院里,因為是夏天,天氣比較熱,剛做完手術一床特別厚的被子蓋在身上,我習慣性的想用右手把被子掀開,但不管怎么用力都掀不開被子,這時我用左手把被子拉開一看,我的右手沒有了,我就問在病床前的媽媽,我的手怎么沒有了?媽媽看著我,什么都沒說,轉過頭去就哭了。這時我才看到媽媽疲憊不堪,頭發白了很多!看到媽媽悲痛欲絕的樣子,我還安慰似的說,沒關系!還有一只手呢!當時年紀小,不知道少了一只手會對以后有什么影響,也不知道從此我變得和別人不一樣了。

現在回想起當時出事后,我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了很多,害怕和外界杰出,話也很少。對父母的打擊特別大,媽媽像換了個人似的,經常性忘事,從廚房想著拿什么東西,到了客廳就忘了,而且一步也不讓我離開她,怕我再次受到傷害。我有整整一年沒有出過家門,隨著時間的流逝,媽媽才慢慢調整過來。
和乒乓球結緣使我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我小學三年級的暑假去山西大爺家,看到鄰居家有幾個小朋友在打乒乓球,讓我一下子著了迷,感覺這項運動特別有意思??墒俏液茏员?,因為一只手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玩,只是躲在一旁看。大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晚上他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的給我講起了張海迪的故事。聽了他的話我似乎明白了很多。暑假后我回到老家,正好縣體校招收乒乓球隊員,我便燃起了去體校打球的念頭。然而母親卻說,一只胳膊了還打什么乒乓球。因為在母親眼里,打乒乓球似乎有點不務正業,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有出息。父親考慮到我發生事故后體質特別差,去鍛煉身體也好,加上看到我堅定的眼神,他們最終還是同意我去學球。就這樣,我走上了乒乓球的道路。

由于沒有右臂,剛開始訓練時,左右跑動平衡很難掌握,經常摔倒,撞到球臺上頭破血流是家常便飯,一只手拿球板還要發球,更是異常艱難,但我都一一克服。每天我都比其他隊友多練10盆發球,在那一批學員中我是進步最快的一個。因為特別喜歡打球,所以那時候我每天早晨五點便起床跑步去體校訓練,不管是夏天下雨,冬天下雪,還是感冒發燒,從未間斷過,每天放學后放下書包就去訓練,打球成了我最重要也最快樂的事。
然而好景不長,訓練一年半后,縣體校由于種種原因解散了,這讓我萬分苦惱,生活一下子少了最大的樂趣。正在一籌莫展之時,我和父親在電視上看到北京舉辦遠南運動會的消息,我們這才知道還有殘疾人的比賽。當看到殘疾人運動員站在領獎臺上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便燃起了強烈的渴望,我暗暗立下誓言,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機會代表中國去參加世界比賽,為國爭光,為父母爭氣!
為了幫助我完成夢想,父親把訓練場地從縣體校搬到家里,在本不寬裕的住房中專門騰出一個房間,擺上球臺,買了1000個乒乓球,開始在從家里練球。甚至把體校教練也請來指導我,還特別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訓練計劃。每天早晨父親都早早起床,把球房打掃干凈,然后看著我訓練??吹竭@些,我的訓練更加刻苦了,每天早晨、上午和下午三練,每節訓練課都要練30盆多球,為了加強體能,我每周都堅持長跑10公里,從不懈怠。如此大的運動量,我卻從來也不覺得累。
這樣的訓練堅持了半年,教練因工作關系不能再繼續教我打球了,讓我再次陷入困境。這時又是父親為我解決了困難!他每天趁我上學時自己在家練習發多球,之前他根本不會打球,但練了一個半月后他學會了發多球,從那以后父親成了我的教練,每天陪我練球。父母對我的付出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雖然訓練很苦,但我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并暗下決心,一定要備加努力,打出名堂,報答他們!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父母單位效益不好早就下崗了,為了給我提供打球的條件他們省吃儉用的支持我。
通過在家近兩年的訓練,我參加了山東省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獲得單打亞軍,入選山東省殘疾人乒乓球隊,參加全國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取得了團體第二名。這次比賽后,我被山東省殘聯選中調到濟南,有了更好的訓練條件和高水平訓練對手,我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到濟南后,我遇到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人物,我的恩師袁鋒教練。當時殘疾人體育還剛剛起步,政府投入經費很少,很多困難需要克服。袁老師帶我訓練不僅不收錢,還讓我吃住都在他家里,像慈父一樣關心我的成長。袁老師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培養,經過他6年的悉心指導,我的乒乓球水平逐漸成熟,也開始在國內外比賽中取得成績。
2000年,經過八年苦練的我終于走進夢想的奧運賽場。備戰2000年悉尼殘奧會時,我們在福州基地進行封閉訓練,我深知這次機會對我來說多么難得,因此訓練更加刻苦努力,除正常的訓練課之外,我每天都加班加點,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由于對南方的氣候和飲食不太適應,又有很大心理壓力,加上訓練量特別大,導致我一度內分泌失調,滿臉生痘,大把大把掉頭發。但為了心中的夢想,這些苦不算什么!一年的集訓結束了,我滿懷信心的踏上出征悉尼的飛機。由于第一次參加如此重要的比賽,到了悉尼后我開始緊張起來,有了想贏怕輸的思想,在悉尼的一個月里,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一閉上眼就是比賽場景,就會想到如果輸了怎么辦,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太大的心理負擔,每天昏昏沉沉的去體育館。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最后一場爭奪銅牌的比賽,面對一名瑞典選手,我在比分領先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心理出現波動,一比二輸給了對手。最后一個球我用盡全身力氣,側身后整個人攤在地上,眼看著對手把球防到了死角,就這樣我結束了第一次奧運征程。從場上走下來的那一刻,我一下子無法控制自己壓抑已久的情緒,大哭起來。這是我第一次因為輸球哭的這么傷心,來悉尼前滿懷信心,覺得肯定能拿一枚獎牌,可是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感覺天都要蹋下來了!之前那么辛苦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心里難以承受,這次比賽對我的打擊太大了!

回到濟南后,我有點不想打球了,袁鋒老師也說讓我好好調整一下,什么時候想打球再開始訓練。那段時間,父親每個月都會從東明老家來濟南陪我幾天,他告訴我,沒關系,你還年輕,以后一定還有機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我慢慢的想通了,目標還沒有完成,我絕不能放棄,我要重新找回自信!就這樣,我逐漸重新產生了打球的積極性,恢復了訓練,大家在訓練場上又看到了一個生龍活虎的呂曉磊。
時隔四年,我站在了雅典奧運會賽場上。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結局,這一次我又流下了淚水,但這是幸福的淚,喜悅的淚!
因為有了四年前失敗的經驗,備戰2004年雅典殘奧會時我在注重技戰術訓練的基礎上,同樣重視心理的調節。我的實力不在別人之下,所以我一再暗示自己只要正常發揮水平,就算輸給對手也沒什么可遺憾的。正是有了這種良好的心態,我發揮出了最佳競技狀態,經過小組賽、預賽,我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對陣一位法國選手,這場決賽整整打了一個半小時,最終我以三比二艱難取勝。當最后一個球落地的瞬間,我激動地向全場大喊,我勝利了!我勝利了!場外中國助威團也唱起了國歌,滿場飄揚著五星紅旗,這個場面讓我終生難忘,我哭了,整整半個多小時都難以平復激動的心情,從小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作為一名運動員,能夠代表祖國站在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上,看著國旗伴隨《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聽著全世界為中國人歡呼,是最光榮最至高無上的事!為了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贸鼋鹋?,這就是我在雅典獲得的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

拿了奧運金牌回到家鄉后,縣電視臺采訪我,問我有什么話想對父母說?我說人應該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付出太多了,這枚金牌就是我送給他們的一個小小的禮物,我要用我的一生報答他們。父親聽到我說這句話時忍不住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這個堅強的男人就像一座大山,不管家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寬厚的肩膀都能抗的住,我知道,父親流下的是激動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我的老家東明是菏澤地區的一個小縣城,父母年紀越來越大,現在我把父母也接到濟南跟我一起生活,我想用最大的努力孝敬他們。
2004年雅典殘奧會我達到了運動巔峰,但2008年奧運會在我們中國舉行,讓我無比向往,能夠在自己祖國參加一次奧運會是非常榮幸的事。國家又提出“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口號,是對殘疾人體育重視度的全面提升。我們開始了四年的備戰訓練,我依然像過去一樣,堅持每天比別人多練一小時技術,并加強體能訓練,希望通過北京奧運盛事,實現蟬聯奧運冠軍的理想。訓練中遇到的苦,遇到的累,在我心中都轉變成了動力,我時刻提醒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我要把自己練成鐵人,必須確保拿到這枚金牌。

踏入北京奧運村后,我關掉手機,斷絕與外界的聯系,不讓其它事對自己產生干擾,信心滿滿地開始了人生中第三屆奧運會。
第一場小組賽我對陣一名烏克蘭選手,賽前我覺得如果正常發揮,就能打出水平,戰勝對手。然而奧運會和任何一項世界大賽都不一樣,永遠會超出你的想象。比賽開始了,由于我的心態過于松馳,上場后沒有緊張感,始終找不到比賽該有的興奮,結果面對這個四年從沒輸過的選手,我失利了。
這場落敗就像當頭一棒,一方面令我很懊惱,但同時給我敲響了警鐘,也正是這場失利吹響了我奪冠的號角!
再重新登賽場,我抱著必勝信念沉著應戰,經過一周緊張激烈的爭奪,我又一次站在決賽場上。
時隔5年,如今我仍然清楚地記得那一天的場景,北京大學“中國脊”體育館所有主場觀眾都在為我加油,殘聯的各級領導和我的高中同學特意到現場為我助威,滿場中國紅令我渾身充滿斗志。

決賽對陣一位瑞典選手,我們是多次交手過的老冤家,彼此實力相當,他是歐洲人擅長的兩面弧圈打法,長得人高馬大,一上來便不按常理出牌,想出奇致勝,不跟我打短球,發球全是長球,接發球就全部劈長,讓我一時間難以適應,導致第1局失利。從第2局開始,我對他的戰術有所準備,慢慢壓制他的中路,逐漸扭轉了局面,連贏3局,最終反敗為勝!贏下來的那一刻,全場都沸騰了!
站在領獎臺上,全場上萬名觀眾一起高唱國歌,場面振奮人心,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體育界有這么一句話,從領獎臺上走下來,一切都已成為歷史。我又默默地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四年后的倫敦奧運會再續輝煌,雖然那時我已經30歲,但我有信心挑戰自己,挑戰極限!參加2012年殘奧會時,我的心態更多的是平靜,雖然年輕選手對我的沖擊很大,但是通過這么多年的磨練,我有比他們更好的心態,有更強大的掌控比賽的能力。我知道,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了,所以備加珍惜。在這種狀態下,我又一次圓滿完成了祖國交給我的任務,同時也創造了中國殘疾人乒乓球隊男子選手連奪三屆冠軍的歷史。

到目前為止,我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共獲得過200多枚獎牌,在我心里分量最重的就是三枚奧運會金牌。但我更看重的是這一路走來的經歷,這種經歷讓我成熟,讓我自信,更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憧憬和希望。
如今我是一名大學老師,我要用我的親身經歷去影響我的學生們,希望他們堅持目標,不要輕言放棄,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全力以赴。
除了大學老師的身份,我還成為了中國殘疾人乒乓球隊的教練,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幫助更多殘疾人朋友實現夢想,實現人生價值,同時也為祖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赡芎芏嗳丝吹轿抑挥幸恢桓觳?,會聯想我在生活中是什么樣,怎樣洗衣服,怎樣系鞋帶,遇到困難我如何去解決。這也讓我想到我們隊里那些兩只手都沒有的隊友,他們平時生活真的很辛苦,對普通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他們都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放棄就很可惜。生活在于心態,我們都很樂觀,人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夠的福。雖然身體殘疾了,只要對生活不失去信心,同樣可以做個有用的人,做個幸福的人。

有句話在這些年里一直激勵著我,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所有關于海的歷史都是風浪寫成的。殘疾人是人類繁衍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而又不得不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就像一顆根深葉茂的大樹,風吹過,雨打過,總有些殘損受傷的樹葉樹枝,但我們同樣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希望我的這些坎坷經歷能夠影響我身邊的每一個朋友。